宁波市民对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提三方面诉求
日期:2019-12-09
宁波市统计局最近组织开展了“2019年宁波市民居家养老需求调查”,共采集有效样本2499个。调查显示,宁波市民对养老服务总体评价为73.2分,较去年提高2.2分。调查同时显示,以家庭为核心的居家养老是当前市民养老的主要模式,也是市民期望的养老模式首选;而完善医保社保制度,增加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数量,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是市民的三方面诉求。
一、当前宁波市民养老状况
(一)“居家养老”是当前主要养老模式
调查显示,在各种养老模式当中,居家养老是市民当前养老的主要模式,比例为86.1%。其中,在家自己照顾自己、在家由子女照顾和在家请保姆照顾的比例分别为75.4%、21.2%和2.2%。
(二)“居家养老”是市民期望的养老模式首选
市民结合自身家庭状况选择期望的养老方式时,更倾向于居家养老。调查显示,希望“在家养老,由自己、子女或保姆照顾”的比例为61.5%,远远高于其他养老模式。市民对机构养老的热情不是很高,选择收费低的公办养老机构和中高端民办养老机构的比例分别是16.7%和11.5%。
(三)经济能力和健康状况是决定养老方式的主要因素
经济能力和健康状况是市民选择养老方式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选择比例分别是60.5%和60.1%。当然,其他家庭因素同样制约着养老方式的选择,比如家庭其他成员的赡养能力(38.6%)、家庭关系是否融洽(35.5%)、以及家庭住房面积(29.5%)等。
从养老资金的来源看,“退休金、养老金”是主要来源,占74.3%;其次是“存款”,占44.3%。
(四)养老需求渐趋多样化
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需求更趋多样化。调查显示,对“组织文体活动”的需求排在养老需求的首位,比例为50.0%。此外,除紧急救助和提供生活用品、送饭、送医、送药上门等服务之外,开通老年人服务热线、提供聊天解闷等关爱服务的需求也十分旺盛。
二、市民对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的三方面诉求
(一)完善医保社保制度
调查中高达74.0%的受访市民期盼进一步完善医保和社保制度。无论何种养老方式,都离不开完善的医保和社保制度作为基础。一方面当前居民的养老资金最主要的来源是退休金和养老金(比例为74.3%),另一方面看病就医是老年人日常极为重要的需求,因此要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过上体面的晚年生活,就必须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扩大医保和社保的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
(二)增加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数量
调查中65.7%的市民希望政府能够加大财政投入,设立更多的区域性居家养老机构。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各种养老产业、养老项目纷纷兴起。但是从目前来看,这种社会化的养老模式并不适合大部分老年人,绝大多数的老年人还是习惯于以家庭为核心的居家养老模式。因此,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为依托,大力发展培育以居家养老为主的普惠制的第三方养老服务机构显得尤为重要。
(三)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
调查中54.1%的市民表示当前居家养老服务不够完善,同时有57.1%的市民希望能够以政府为主导打造专业化的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反映出市民对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热切期盼。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许多老年人的养老已经不满足于“一天三顿饱”,而是希望生活内容多彩一些,精神世界丰富一些,文化、旅游、体育、娱乐、陪聊等都是老年人渴望的养老内容。但是从调研情况来看,当前的居家养老机构服务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队伍稳定性还有待提高,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努力,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培育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人员队伍,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消费需求。(摘自宁波市统计局网站)